2025年9月1日,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在视频中再次回应“雪糕火烧不化”事件。他列举了干物质成分,强调配料合规,甚至用“鞭炮炸在眼睛边上”来形容舆论冲击的严重性。这一回应虽有技术支撑,却未能打动公众情绪,反而加剧了外界对品牌的质疑。
在当前信息传播高度碎片化、情绪表达极为直接的时代,企业面对舆情已不再是简单的公关应对,而是一场关于信任重建的深度考验。钟薛高事件正是这一趋势下的典型案例:它并非因产品质量本身存在根本性缺陷而倒下,而是因为未能及时识别并回应公众的核心关切,在一次次危机中错失修复关系的机会。若当初不是执着于解释“为什么烧不化”,而是聚焦价格是否合理、品质是否可靠、责任是否担当,或许结局会不同。
一、高价引发的不只是质疑,更是信任危机
钟薛高曾是新消费品牌的代表之一。2018年成立之初,凭借独特的包装设计、精准的社交媒体打法,以及对年轻群体生活方式的理解,迅速打开市场。其产品单价普遍高于同类竞品,最高可达66元一支,发展初期依托流量红利实现快速增长,获得资本青睐,完成亿元级融资,并成为国家奥体中心官方合作伙伴,一度被视为国货精品的代表。然而,这种快速上升并未带来持久的成功,反而在短短几年内陷入严重困境,最终走向破产审查程序。
问题出在哪儿?不在技术细节,而在情感连接。
2021年,“雪糕刺客”标签登上热搜,消费者开始关注高价雪糕是否物有所值。此时,钟薛高并未主动引导舆论,反而一句“你爱要不要”引爆全网争议。这句话看似强势,实则冷漠。它传递的不是品牌底气,而是一种疏离感,仿佛在说:买不起就别吃。
这不是在解决问题,这是在制造矛盾。当一个品牌把价格定得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时,它必须提供更强的理由让用户愿意买单。这个理由不是配方表上的数字,而是用户内心的认同感: 我觉得值得。
2022年,“31℃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的视频在网络疯传。当消费者质疑“这么贵的东西居然比普通雪糕还难融化”时,他们并不需要一份详细的配料表来证明安全合规,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你凭什么让我觉得值?这不是科学讨论,这是心理预期的落差。用户关心的从来不是干物质占比多少,而是你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是否愿意倾听他们的担忧。
如今,林盛仍在反复强调“干物质含量高”“未偷工减料”“火烧不化源于原料真实”。这些表述虽逻辑自洽,却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公众情绪早已超越理性判断,进入集体怀疑状态。此时再讲技术术语,无异于关闭沟通之门。正如他所言,“鞭炮炸在眼睛边上”,那一刻人们不会思考原理,只会本能地感到疼痛与恐惧。企业若不能第一时间安抚情绪,哪怕后续再多解释也难以挽回信任。
二、一条清晰的舆情链路,揭示了信任如何一步步崩塌
回顾钟薛高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看到一条由个体到群体的情绪发酵路径,而整个过程中,品牌始终未能抓住核心矛盾。
1.起步阶段(2021年):定价引发热议
“雪糕刺客”话题兴起,消费者普遍反感高价雪糕。钟薛高未及时回应,反而以强硬态度回应质疑,进一步激化矛盾。
2.转折阶段(2022年):产品引发质疑
视频中雪糕“火烧不化”的画面引发广泛关注。虽然官方很快澄清配料合法,但公众已经形成刻板印象:“这么贵的东西,肯定有问题。” 此时若能主动展示透明化生产流程,或邀请第三方机构检测并公布结果,可能有效缓解疑虑。
3.恶化阶段(2023年起):负面叠加,信任崩塌
欠薪、股权冻结、员工离职、直播带货求生等新闻接连出现,彻底击穿消费者的最后一丝耐心。曾经的高端品牌变成了濒临破产的企业,曾经的明星产品变成了过气网红。
整个过程里,钟薛高始终没有抓住关键点:不是大家不信你说的专业,而是不再信你这个人。
三、真正的舆情智慧,在于看见情绪,而非辩解事实
今天的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敏锐。他们不仅会查评测、看数据,还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值得信赖。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企图靠专业知识掩盖问题的做法都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广泛普及的今天,一条简单画面就能点燃一场全民讨论,一句不当发言就能引爆全网声讨。企业必须意识到,过去那种“讲清楚就没事”的思维模式已经失效,现在要做的,是读懂人心,而不是讲清道理。
反观那些成功渡过危机的品牌是怎么做的:
蜜雪冰城:面对“低价低质”的质疑,它不辩解,而是直接推出“便宜好喝”的口号,用真实口感和亲民价格赢得口碑;
小米早期:面对“性价比是否虚假宣传”的质疑,雷军选择亲自下场直播讲解硬件成本,同时承诺“永远做感动人心的好产品”,建立信任;
鸿星尔克:疫情期间捐款5000万后遭遇质疑,但它没有解释钱怎么来的,而是说:“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一句简单的话,却打动了千万网友的心。
海底捞:疫情复工后涨价引发消费者不满,创始人张勇亲自道歉:"是我的错,马上恢复原价",结果#海底捞道歉#话题阅读量超5亿,股价不跌反升。
这些企业的共同点都不是靠讲道理赢回人心,而是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行动、贴近生活的语言,触动了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
而钟薛高的错误在于,太想证明自己没错。
四、未来企业必须要学会的三件事
钟薛高的教训告诉我们,企业在面对舆情时应做到三点:
一是,学会倾听,而非自说自话。
不要等到危机爆发才去回应,要在日常运营中持续收集用户反馈,比如通过社群互动、客服记录、直播评论等方式了解真实想法,建立情感与信任基础。钟薛高早在2021年就有大量差评,但公司高层似乎从未认真对待过这些声音。
二是,共情优先,再谈事实。
面对质疑时,首先要表达理解,再说明情况,例如:“我们明白大家觉得贵,也很感谢你们的关注。确实,我们的成本比普通雪糕高一些,但我们坚持使用优质原料,也希望你能感受到这份用心。”这样的回应既坦诚又温暖,远比冷冰冰的专业术语更有力量。
三是,行动胜于言语,诚信才是底线。
一旦出现负面舆情,不能只靠公关文案平息风波,更要拿出实际行动来修复关系,兑现员工薪资、公开供应链信息、推出用户补偿方案、参与公益事业……只有当你真正把用户放在心上,才会有人愿意陪你一起走过低谷。
五、结语
钟薛高的故事不是一个偶然的失败案例,而是一个时代的警示。它没能跟上这个时代的变化节奏。
这个时代变了,消费者变了,传播方式变了,但很多企业仍在沿用过去的思维模式,以为只要讲清楚就能赢得信任,以为只要技术过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现实却是,人们不会为你的专业买单,只会为你的真诚动容。
钟薛高或许还有机会重生,但前提是放下专家式的傲慢,回归人性化的初心。否则,即便再来十个林盛,也救不了一个失去人心的品牌。这不只是钟薛高的教训,也是所有品牌必须记在心里的一课。
更多:公众号,网络舆情分析师人才评价
更多:公众号,网络舆情分析师考培基地
北京考培基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天创科技大厦
电话:01062102099
报名:13520386067
四川考培基地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优博广场
电话:028-87333240
河南考培基地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自然资源大厦
电话:0371-61530113
福建考培基地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高新区兴联大厦
电话:18059236369
新疆考培基地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文化中心规划馆
电话:18199991222
内蒙古考培基地
地址:呼和浩特赛罕区金桥电商产业园
电话:15248127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