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评估
(一)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稳健成长期,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社会矛盾的摩擦点突增、而矛盾燃点逐步降低,各级党委和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加大。如何有效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科学地把握住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平衡,是摆在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一个新名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防范社会风险的制度性措施,它是指对重大政策、决策或项目在制定、出台及实施后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稳定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频率,对不同的风险进行分段管理,做好危机预防及计划准备工作,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防范、降低、消除危害社会稳定的风险。
风险评估能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对事关民生的重要决策、重要政策、重要项目、重要改革措施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其风险程度、可控程度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同时明确化解和控制措施。
这项制度的建立目的是通过社会治理模式和制度安排的创新来摆脱维稳困境,达到社会的良性稳定,实现维稳模式从“控制”变“引导”,从“被动”为“主动”,从“灭火”到“防火”的有效转变。与原有治理模式比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助于实现从少数人决策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转变,对制度上构建社会稳定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技术切入点,实现舆情信息收集系统化,舆论偏向统计数据化,舆情研判分析专业化,舆情趋势预测可视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成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类型
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工作主要围绕网络展开。这与常规舆情风险评估是有本质区别的,舆情工作者必须对此有清楚的认识。
评估类型分为常态评估类及重点评估(或专案评估)类两种类型。
1、常态评估
常态评估是指舆情管理工作者在常规工作状态中,针对舆情风险指标所进行的周期性重复评估。该评估类型包括例行评估与阶段评估两个小类。
(1)例行评估
例行评估中涵盖了月度评估,季度评估,年度评估等固定时间节点的常态评估。
图片
例行评估的作用是:提供固定周期的风险评估结论,作为未知舆情风险的常态报警器,可为决策者针对常态例行工作的舆情走向提供较为基础的预测。
图片
(2)阶段评估
阶段评估是指按评估需求截取的时间段,对项目或工作进程作出舆情风险评估。
图片
阶段评估适用于党政重点工作会议期间,新决策颁布前期,中期,后期各阶段;及企业活动,产品发布前,中,后各阶段舆情风险预测。要求阶段设置必须科学合理,且能较为全面的覆盖评估目标主体单位的重点风险周期。
图片
2、专案评估
专案评估是指舆情工作者在非常态工作情况下,针对某一具有重大风险隐患的特定事件或群体事件,所进行的专项舆论风险评估。
图片
专案评估项目的启动,需要抽调专人对专案项目形成专案工作小组(评估小组),全面有效地监控与预测所涉及的与专案主体有关的所有事件(包含单一事件、并行事件、无序事件等)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专案评估的作用是:通过专案评估,舆情管理者能及时掌握非常详尽的舆情风险走向,对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量化的舆情现状分析与可行的风险规避建议。
图片
(三)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的方法
以例行评估为例,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一般会经历以下步骤:
1、设置例行评估固定时间节点
所谓固定时间节点是指舆情工作者根据本单位实际工作属性,结合历史舆情风险事件产生频率等情况,再根据所在区域与行政层级维度,设定的相对合理的风险评估周期。
时间节点需要根据舆情主体自身的情况来设定,涉及民生问题较多的企业组织,政府组织(企业如:公交公司、地铁公司、电力公司、供水公司,保险公司等;政府组织如:公安,城管,发改委,食药监等)应适度调整例行评估频率,可以按照周、月、季、半年等不同频率设定节点。
将例行评估最短周期节点默认为月度,是综合了各行业情况后所提出的方案。社会影响相对较低的行业领域,新闻提及率与舆情发酵几率低,相对数据必然较少,在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情况下,例行评估也就失去了有效性。因此在例行评估周期设定上,应当因地制宜,并不能完全死板地刻意按照月,季,年执行。
2、收集舆情数据
任何评估工作的基础,都是数据收集。没有数据,也就谈不上评估与分析。在设置好评估周期后,应当根据周期所需要进行的评估任务选择数据收集的方法。
收集数据可以多方式配合进行,可自建团队配备人员进行数据收集,也可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代为收集或直接从相关咨询公司购买数据等。
那么,数据收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时间段准确
周期初始到期末的时间段内,凡是涉及本单位的舆情评论,应当严格按照时间段范围全数提取,从而保证数据的时效性精确。
(2)抓取范围准确
抓取舆情数据的范围应当充分考虑。常用抓取源包括论坛、贴吧、新闻网站跟帖、微信公众号回帖、微博转载及回帖等;非常用抓取源(需要技侦方式)包括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
(3)数据情感偏向准确
抓取舆情数据时,应当结合软件语义分析程序与人工判断,准确领会项目数据的舆论情感偏向,根据偏向归类整理,为后工序分析工作提供必要基础。
3、舆情数据汇总与分析
(1)数据汇总
假设已取得数据监测后工序数据成型资料,并已经按照事件分类,那么此时,风险评估者需要做的就是将各个事件整合起来,形成该时段例行评估的数据汇总报表。
数据汇总报表需要包含时间、信息标题、原始链接、来源站点、网站PR粉丝量、网站评估分值、阅读量、阅读分值、评论数、评论分值及总分值等基本字段内容。
(2)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舆情传播路径分析;网民关注度分析;情感分析;综合解析(根据PUZI指数体系分析主体涉及,始发地知名度,波及边际,传播深度等参数维度)等。
通过初步汇总分析所得出的分值参数,代入风险评估管理系统,或参照PUZI风险前置评估体系指数标准,对舆情风险进行系统判定。
系统判定完毕后,得到指定时间段内的舆情风险等级,并按照1-5级分类。
此外,数据汇总与分析有助于对网络谣言进行甄别,确认事实真相。
4、风险等级核实与认定
在得到风险分析的系统结论后,需要再次对系统结论进行人为判定。
为什么需要人为判定来核实风险等级?
目前舆情行业中技术专家普遍认同的一个事实是,程序(或人工智能)永远不能代替人脑对情感意识的判断。而风险评估工作恰恰需要对舆情中文字词义语言的情感作出准确的判定。因此,为了使得舆情风险评估与判定更加准确,加入人为判定流程,是必要之举。
北京大学工人与劳动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主任周旅军在“大数据网络舆情应用研讨会”上提出,舆情监测的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是基于语言学的。要抽离出这样的事实,是人工智能最起作用的地方。你要让机器像人工审核一样,去理解一句话非常难。所以就要形成一种market message,到底要在接下来的措施中如何掌握。这一步请注意,是数据挖掘或机器的方法做不了的,需要专家(分析师)的介入。因此,专家智库的介入,是舆情分析必然的需求。
风险评估人工干预准则:
(1)人工干预不得破坏原始数据;
(2)限定干预范围(对“纯数据”,不能干预;对样本逻辑思维类数据,数据库中舆情情感字段类别情感判定调整等,可人工干预);
(3)采用样本抽样核对,即对项目数据库中舆论回复总量数据提取25%-30%进行人工核对;
(4)抽样核对后系统误差(人工对比机器)率达到30%,则需要扩大样本抽样比例30%,继续核对;
(5)若误差率低于30%,则可认为系统数据基本准确。
在风险等级的核实与认定过程中,分析师需要将系统中录入的风险事项一一审核,通过这一审核过程,逐步核对系统样本抽样部分每条舆情信息的情感判定是否准确,最终修正系统判定分值结果。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舆情风险等级判定尺度是很微妙的,分析师在通过风险综合解析后所得到的风险等级是一个概念区间等级,不建议死板地仅仅根据等级确定应对策略,而应该根据事件实际情况,结合风险管理需要来适度提升风险等级,对待风险不可轻视,只能重视。
5、最终评估结论上报
最终的风险评估结论是将经人工判定调整后的结论,按照规范的格式,形成文档上报。上报格式可根据各单位需求调整,突出上报重点。
二、风险规避(待续)
本文节选《网络舆情分析师人才评价内部教材(案例删减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更多:公众号,网络舆情分析师人才评价
更多:公众号,网络舆情分析师考培基地
北京考培基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天创科技大厦
电话:01062102099
报名:13520386067
四川考培基地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优博广场
电话:028-87333240
河南考培基地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自然资源大厦
电话:0371-61530113
福建考培基地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高新区兴联大厦
电话:18059236369
新疆考培基地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文化中心规划馆
电话:18199991222
内蒙古考培基地
地址:呼和浩特赛罕区金桥电商产业园
电话:15248127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