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日,社交平台上疯传中金公司一位“94年”女员工因为降薪后还不起房贷而跳楼,这一传闻也迅速上了微博热搜,引发舆论关注。
据网友爆料,该事件当事人郑某某是一位“94年”的女员工,她于2021年3月17日完成执业登记,执业机构为中金公司。有网友评论其看起来是个曾经很热爱生活的小姑娘。
7月3日,死者丈夫所发讣告曝光:其妻7月1日在上海去世,未告知死因。
7月3日下午,中金公司火速回应:“近日,我司上海地区一名员工不幸离世,我司对此突发事件感到非常悲痛,并向员工的家人朋友表达了深切的哀悼。我司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和员工家属共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妥善处理好相关事宜,对于网传我司员工跳楼谣言,希望大家尊重逝者隐私,不信谣、不传谣”。
在大众认知中,金融行业离钱近,利润丰厚,而券商员工能获得高额薪酬。这种高收入与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形成较大差距,容易引起关注和讨论。
中金公司作为头部券商,其员工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例如,2021年中金公司以98.30万元的人均薪酬水平排名第一。此前,还有中金公司员工的配偶晒出其月均收入为8.25万元的收入证明,这进一步引发了公众对券商高薪酬的关注。
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金融机构出现了薪酬水平过高、薪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不仅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财政部2022年8月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涵盖对薪酬水平的限制、薪酬递延支付、收入分配结构优化、严肃分配纪律等内容,主要适用于国有金融企业。
在“金融限薪令”及“破除金融精英论”等大背景下,近年来券商降薪传闻满天飞,多家头部券商带头降薪。这种行业性的薪酬调整可能对部分员工的经济状况和心理状态产生一定影响。
从中金公司的回应信息来看,金融限薪令与该公司女员工跳楼事件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该员工的离世是出于自身原因,而非直接由金融限薪令导致。但是,在金融限薪令的背景下,公众对金融行业高薪现象保持了高度关注,跳楼事件确实触及了当前社会的敏感神经,很容易引发舆论热议。
7月4日,“中金员工人均月薪降至3.5万元”登上微博热搜。一季度中金公司人均应付薪酬约10.52万元,同比降幅为36.78%。
舆情数据统计
监测显示,截至2024年7月4日11时,“中金公司上海一员工离世”相关信息数量共计15189条,其中,公众号数量最多,相关信息数量9985条,占比65.74%。
从网民观点分布来看,不少网民认为女子离世原因有待公布,也有网民质疑中金公司的回应,认为中金公司并未正面回应公众关注的问题,同时,还有一部分网民认为生命大于一切,为女子自杀离世而惋惜。
舆情分析
员工离世,中金公司站在了舆论的中心。此消息一经曝出就迅速登顶微博热搜榜榜首,网民对此议论纷纷。最初的传闻是女子因降薪而跳楼,经中金公司辟谣后,不少网民转而认为是降薪导致女子承受不了生活压力,草草结束自己的生命。另有网友爆料称,该女员工跳楼的原因可能是产前抑郁、与老公吵架、降薪、裁员等。但这些说法均未得到官方证实,具体原因仍需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中金公司已确认离世人员是中金公司员工,强调该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其个人原因,与网传说法并无关联,并且公司还成立了专项小组处理善后工作,及时回应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不少网友对事件苦主表示同情,认为当代年轻人在高房价和职业压力的双重夹击下,心理健康真的需要更多关注和重视;有些人则认为,这样的年轻人虽然事业有成,但心理素质实在堪忧,难以承受生活的风浪。
中金公司降薪举措被曝光后,舆论中不乏谴责的声音,一些网民非常不满,认为降薪举措对跳楼事件的发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实中让人心碎的一幕,需要我们的深刻反思,面对困境,或许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而不是漠视和谩骂,希望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多一些温暖和理解,少一些冷漠和指责,毕竟生命是无价的。
事件引发热议,但真相还隐藏在迷雾之中。在真相大白之前,希望大家保持冷静,理性看待此事。(完)
北京考培基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天创科技大厦
电话:01062102099
报名:13520386067
四川考培基地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优博广场
电话:028-87333240
河南考培基地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自然资源大厦
电话:0371-61530113
福建考培基地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高新区兴联大厦
电话:18059236369
新疆考培基地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文化中心规划馆
电话:18199991222
内蒙古考培基地
地址:呼和浩特赛罕区金桥电商产业园
电话:15248127535